人民幣今年10月加入SDR成為一籃子貨幣成員後,再度陷入貶值噩夢。單單1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超過1000個基點,貶幅逾1.5%,10月底6.78的收盤價創近6年新低。外界普遍預期趨勢將持續到年底,人民幣可能貶破7整數關卡。
大陸人行並未阻貶人民幣,而採取尊重市場、順勢而為的做法,這或許與疲軟的經濟情勢有關,擴大內需效果有限,政策上有意讓人民幣緩貶以刺激出口,創造內需、外銷兩頭平衡發展的環境。人民幣自2005年7月實施匯改以來,10年間大約升值35%,這一波自2014年初開始的貶值走勢不過回貶12%,僅僅是升值幅度的1/3,某種層面來看,這是一種漲多回檔的正常能量釋放舉動。在價格機能的運作下,市場顯然正在探詢摸索人民幣的真實價值,即使可能造成資金外流,對中國金融改革帶來部分壓力,但為了長遠的未來,短期犧牲或許有其必要,北京似乎可以接受緩貶走勢。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
只是,從北京政府角度來看人民幣貶值,跟從全球角度來看,絕對大異其趣。金融全球化當下,人民幣緩貶將產生龐大的外溢效應,影響其他地區與國家。尤其預期因素的發酵,更會催化資金流動的速度,加大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換言之,人民幣貶值透過資金移動,將對全球帶來的重大衝擊,特別是台灣,兩岸龐大的經貿往來規模與高度金融市場連結性,人民幣重貶對台灣的影響可能更甚於全球其他地區。
可從兩個層面來看,一是實質面,另一是金融面。在實質面部分,首當其衝的就是台灣出口產品被中國大陸取代的機會提高,亦即,人民幣貶值可能進一步擴大紅色供應鏈對台的衝擊(如果新台幣不跟貶或貶幅低於人民幣),對我出口勢必造成更大壓力。在金融面部分,人民幣貶值最大問題應該是引發資金外逃,就如同去年811匯改及今年年初人民幣大貶,導致資金大舉撤離新興市場,可能進而造成台灣金融市場失序。尤其這一波台灣已經累積龐大的外資匯入量能,一旦資金撤離的羊群效應大舉發酵,勢必會造成台灣股匯債市劇烈震盪,進而衝擊金融市場穩定。
而且,對於擁有全球第二大人民幣存款餘額的台灣來說(統計至9月底止為3116億元人民幣),人民幣貶值會讓眾多企業及民眾產生龐大匯損。最近TRF風暴延燒已經讓新政府一個頭兩個大,若是其他與人民幣有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再因人民幣貶值造成投資人大幅虧損,難保不會引發投資糾紛、甚至走上街頭抗爭,政府應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作法上,還是得從問題源頭著手,思考如何因應人民幣貶值的擴散效應。在這方面,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人民幣去化管道,而非只是放任這筆大額存款以定存方式轉存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粗估約有7成比重),賺取微薄利息。近來的TRF爭議釀成風波,除了銀行未善盡告知義務以及客戶自身不懂控制風險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幣投資管道太少。由於人民幣相關投資商品選擇不多,當台商戶頭擁有大量人民幣存款時,銀行精心設計的少量商品如TRF就成為投資首選。如果政府開通台滬通,讓龐大的人民幣存款可以利用這條管道,投資大陸眾多股票標的,或是讓1000億額度的RQFII從兩岸服貿爭議中解禁,透過認購基金方式回流大陸,還會有這麼多人會去買TRF嗎?「疏通」而不是「防堵」,才是解決弊端的硬道理。
為減緩資金外逃引發金融危機的衝擊,近年來中國積極與他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SWAP)。目前簽署國家及地區已超過30個,金額則為3.3兆元人民幣。對於剛晉身國際儲備貨幣的人民幣來說,早已是各國外匯儲備中的一個重要貨幣資產。台灣自從2013年中央銀行說已經準備好跟大陸簽署SWAP後,自此音訊全無。對擁有超過3000億人民幣存款的台灣來說,不簽SWAP只會讓台灣暴露在更大的金融風險之中,也不符IMF對會員國要求的持有國際儲備貨幣標準(即使我們不是IMF成員國,但與國際接軌一向是我們的堅持)。
九二共識的緊箍咒讓兩岸關係持續倒退,政策上能使用的工具也愈來愈少。若是人民幣貶值的外溢效應持續擴大,對台灣的經濟與金融市場衝擊勢必更加強烈。
(中國時靜電機報)
- Oct 31 Mon 2016 17:01
社論-正視人民幣貶值趨勢對台灣的影響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